查看原文
其他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少年的你



“既要通过教育引导把“践踏、侮辱他人的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必付出代价”的观念种子种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合力,调试好种子成长的环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灵 。”

——人民网

正在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园欺凌话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未成年保护法大修、增设校园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电影画面把校园欺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直观展现,直击人心。在揪心痛心之余,也让公众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少年的你》海报)

相比较影视作品中的剧情,现实发生的案件往往更为残酷和触目惊心。这其中,给舆论带来强烈震惊的莫过于2015年留美学生暴力群殴折磨同伴长达5个小时,最终两名主犯被美国检方判处终身监禁。而最近大连发生的一起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孩的案件,也引发了公众对未成年人暴力和犯罪行为的讨论。每一起暴力案件见诸舆论,总是令人痛心。



惊人数据揭示事实

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

◆2016年全年经媒体报道的影响较大的校园暴力事件就多达126起,平均每月多达10.5起。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学校暴力和欺凌。

据最高检察院今年5月份发布的数据,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其严重性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

那么大家对校园欺凌了解多少呢?

快搬好小板凳一起进入今天的科普小课堂吧~


1校园欺凌是什么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2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


1、肢体欺凌。推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4、网络欺凌。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3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1、暴者往往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家庭互动模式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可能就是拳脚相向,如被家长、兄弟姐妹暴力对待,家庭环境缺乏爱和支持,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遭受委屈、积压情绪,却没有能力直接对抗欺负者,转而以同样的方式去欺负别的孩子。

2、寻求存在感和价值感,吸引关注。校园欺凌在中学阶段比较突出,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急切地需要自我认同,需要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有的欺凌者往往被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等标签,他们以“拳头”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以为能提高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却完全不考虑到行为的后果。

3、物质利益的驱使也会造成某些欺负行为。

4、受网络、影视的影响。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模仿其中的暴力。



4校园欺凌的危害


1、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2、经常受到校园欺凌和暴力侵害的学生整天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也被迫中断。3、孩子在学校长期受到欺凌,容易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长期得不到校正,可能会形成反社会的人格,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4、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可能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严重者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5校园欺凌,我们能做什么



 作为学生:1.  放学结伴而走,不走小路。

2. 不要给坏人留机会,放学以后尽早回家。

3. 不加入任何欺凌行为,不用言语及行为伤害他人。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遇到欺凌,不要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6. 保持清醒头脑,但最好不要正面回击。

7. 及时告知老师及父母,有必要时寻求法律保护。

8. 不要以暴制暴。


 作为家长:

1. 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2. 疏导孩子的负面心理情绪。

3. 对于一些暴力的电视剧和节目让孩子少看。

4. 多观察孩子在家里的状态 。

5. 与校内老师加强联系。

6. 对于孩子在校内受到欺凌或者暴力事件及时处理。

7. 引起重视,尽量不要让孩子留下心里阴影。

8. 严重的及时向司法机关请求帮助。


 作为霸凌目击者:

1. 能力范围内的及时制止。

2. 超出能力范围的联系校内保安及时解决。

围绕校园欺凌的治理,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三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近年来,各地也开展了多回合、多形式的专项整治。应该说,校园欺凌多发的态势总体得到了遏制,但离治本的目标还有差距。原因何在?一方面校园欺凌的法律规范空白,导致惩处机制缺乏震慑力;另一方面预防、干预、救济机制不到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正因如此,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被寄予了治本的厚望。从增加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措施,到明确学校应当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再到要求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法律的修订完善不仅让处理校园欺凌案件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做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等各方的责任,为治理这一问题提供有力的抓手。


彻底铲除校园欺凌的土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中,有的家长要么过于严苛、要么过于放任;有的学校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价值观引导;有的老师把欺凌行为视作孩子间“过分的玩笑”,重视不够;还有不少影视作品和网络平台充斥着暴力因素,这些都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滋生的土壤。因此,既要通过教育引导把“践踏、侮辱他人的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必付出代价”的观念种子种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形成合力,调试好种子成长的环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风险,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灵。



(《少年的你》海报)

电影中,小北呵护了备受欺凌的陈念。生活中,每个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护,这份呵护来自于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教育理念不断转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成年人保护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校园欺凌和暴力这一难题得以彻底解决。



宜小职有话说


 今天,我们怀念他…… 

他矢志于民族解放事业,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他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并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为了信仰,他奋勇以赴之,断头以从之,于38岁被军阀逮捕,英勇就义。今天是李大钊诞辰130周年,缅怀内容来源于“人民网”官方微博




图文:来源于网络

编辑:大学生通讯社 赵钐 聂紫杨 

责编:党委宣传部 江萍

审核:党委宣传部 吴霞



往期热文 点击查看


情系非遗,一场奇幻的艺术之旅~

10月28日


专升本,交流生?还有哪个是你不知道的?

10月27日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